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消保委副秘书长叶元春。他表示,对于主观上故意、多次过失的企业,社会应该披露其行为,谴责经营者,必要时求助有关部门责令其整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此类事件的处罚较低,一般是“十倍赔偿”,而这个标准在国际上算非常低,在发达国家曾有过“赔付1000万”的案例。
叶元春认为,要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关键在于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另外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清楚地认识到“大品牌”不等于“高品质”,不能一味地推崇国外品牌。(完)
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消保委副秘书长叶元春。他表示,对于主观上故意、多次过失的企业,社会应该披露其行为,谴责经营者,必要时求助有关部门责令其整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此类事件的处罚较低,一般是“十倍赔偿”,而这个标准在国际上算非常低,在发达国家曾有过“赔付1000万”的案例。
叶元春认为,要减少这种事情的发生,关键在于完善国内法律法规。另外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清楚地认识到“大品牌”不等于“高品质”,不能一味地推崇国外品牌。(完)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