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9月21日《总编辑时间》,以下为文字实录:
可圈可点:中日对峙比能力比耐力
杜平:所以对美国的态度到底是怎么样,到底是国务院说了算,还是国防部说了算,到现在搞不清楚。反正是美国对于钓鱼岛的问题,其实自己也是自相矛盾的。
我们讲到日本,今年日本当然是民主党的党首选举,野田再次当选,这个已经是毫无悬念,而且是早在预料之中,但是再次当选并非意味着他在内政和外交方面的一些困境就马上结束了,相反他还要承担很多的一些责任,面对很多严峻的考验。那么我讲讲中日之间的关系,小泉时代的时候,因为他参拜靖国神社,或者在其他问题上招惹了中国,惹怒了中国,所以使得中方非常的愤怒,中国当时的手段就是政冷经热,政治上孤立他,或者是跟他保持非常冷淡的关系,在经济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所以使得中日关系虽然那个时候比较困难,但是基本上双边的经济基本上都没有受到很大的损害。特别是从中国方面来讲,基本上保持了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经济关系,对日本来讲当然也是从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得到了很多的机会。
但是这一次就非常不一样,这一次就是政治和经济都双冷,也就是可以说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双冬天”,就是这样一个现状。所以这样的一个情况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我们看到中方和日本方面,政府的最高领导人都在隔空喊话,昨天温家宝总理在布鲁塞尔访问的时候,再次要求日本要面对这个现实,同时也讲到,在领土问题上,在尊严问题上不会做出半点让步。野田佳彦今天又讲了,他说日本绝对不可能做出让步。当大家都不让步的情况之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就剩下一条路,也就是说大家在压力之下,在这种僵持当中,谁先做出让步,这个可能是个很大的一个问题。
谁先做出让步呢?我首先觉得就是中方,因为现在的主动权还是中方比较多,因为在经济上,不只是在海洋方面保持压力,在经济制裁方面还有很多的主动权。但是现在唯一一个比较担心的问题就是说,我是比较担心中方可能会过早的向日本做出一个错误的信号,包括什么问题呢?包括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庆祝活动,或者纪念活动,如果说按计划举行的话,那么到底该说什么?该发出什么样信号?这个是非常敏感的问题。
如果说让日本人错误的觉得说中国人很易忘,也是容易愤怒,但是同时也容易淡忘,容易健忘的话,那么可能就是对日本,对整个中国对日本的政策,应该会受到很大的一些影响。另外一方面,既然要硬就要硬到底,直到日本做出让步为止,现在既然日本在经济方面承受能力没有以前那么强,中国方面当然承受能力会好一点,既然如此的话,中方宁可也要承担自己的制裁日本的一些责任,这样的话才能够达到目标,否则的话,如果投鼠忌器,可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