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
江西省九江市山多水多,风景秀美。淳朴的九江人一直过着恬静而闲适的生活。近几年来城市发展和变化异常迅猛,使得各级官员和小商小贩都学会了推销术,讲品牌、讲效益。眼下有句广告词叫得很响——欲识庐山真面目,请到江西九江来。瞧,观念一变,好客的九江人显得更加热情,大大方方,敞亮多了。官员们做事情喜欢讲中国视角、国际眼光,也敢于大胆创新、敢为人先了。
九江市委书记钟利贵就是本地人,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九江是个好地方,交通便捷,区位优越,腹地广阔,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于一体,应当在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中做出更大贡献。”
九江之特:六大名片
九江之美,美在山水。最能体现山水九江魅力风采的是六大“名片”。
一是庐山。神仙之庐,外险内秀。青峰秀峦巍峨挺拔,银泉飞瀑喷雪鸣雷,云海奇观瞬息万变,园林建筑巧秀俊奇。这里是中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发源地,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
二是长江。九江是江西唯一的沿江地区,拥有152公里的长江黄金岸线,大运量、低成本的水运优势是九江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九江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集装箱吞吐能力达30万标准箱。九江沿江开放开发已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
三是鄱阳湖。鄱湖千里,碧波万顷,胸纳五河,雄居中国第一大湖、世界第一湿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九江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四是庐山西海。这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水域面积248平方公里,属国家一级水质、一级空气。湖内有岛屿1667个。庐山西海将被打造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五是浔阳古城。九江历史悠久,秦始皇一统天下,分设36郡;汉朝大将灌夫在此建城,距今已2200余年。
六是共青城。这是中国唯一一座以共青团命名的地方,也是江西最新设立的县级市。胡耀邦同志的陵园就坐落在这里的富华山上。
除了自然景观,九江的人文景观也多得让人艳羡。历朝历代名人墨客在此留下的诗词歌赋接近万篇。放眼九州,历史名城不胜枚举。但是如九江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教科书青睐而收入的,恐除首都北京之外,无出其右者。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的《石钟山记》、毛泽东的《登庐山》等,无不叫人思绪飞扬。
九江之富:来商纳贾
九江曾为“通都大邑”;近代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四方商舟并集”,是闻名遐迩的“万商往来之区”,名标“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列。在改革开放的初年,九江也有着“内陆开放城市”的政策优势。
然而,一段时间里,九江的发展却与盛名不符。2008年九江市几项经济指标的增速全省倒数,辉煌不再,令人尴尬。
九江市委新任书记钟利贵在2009年1月九江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果断提出:“两区(园区、城区)互动,强工兴城,三年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赶超,争得九江应有地位。”
此后,新建了位于九江城西部,以“行政文化中心、最佳宜居新区、休闲观光乐园”为定位的八里湖新区,连同老城区浔阳区中心固有的南湖和甘棠湖,提出了“从两湖时代到八里湖时代”的城市空间发展方略。
实施江陆联动、江湖联动、港城互动、板块互动,统筹发展。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把九江沿江开放开发与昌九工业走廊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优化环境,提高效率。通过管好“官场”来提高机关效能,使“官场”风清气正;通过管好市场优化创业环境,使市场公平竞争。
今年1至9月份,九江市实现生产总值1010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34%,接近去年全年的总和;固定资产投资973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增长32%;外贸出口29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3亿美元,增长73%;旅游总人数2770万人,增长32%,旅游总收入209亿元,增长32%。
九江在经济指标上行的同时,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比如,共青城市在10月22日开工的23个项目,高科技项目占了大头,仅“云计算产业园”投资就达100亿元以上;已经投产的共晶光伏、赛龙手机、锦兴纺织等企业,技术均属一流水平,高科技项目、低碳环保型项目也在不断增多。
九江之乐:笑迎宾客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必须互动共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首先要有‘由头’,然后要有‘看头’,还要有‘玩儿头’,最后才有‘赚头’。‘由头’是点子,有投入才会有‘看头’和‘玩儿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钟利贵这样说。
围绕这一思路,九江市在旅游的微观层面上做了几件事:首先,坚持打造亮点旅游项目。突出抓好庐山、庐山西海、星子、共青城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如开工建设了书画院、博物馆、艺术馆、城市规划展示馆、中信西海、东林大佛、琵琶亭景区改造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提升了九江文化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其次,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把山上山下、城里城外、游山玩水、休闲度假有机结合起来。目前正在规划一个大项目,实现山上山下联动,从八里湖打通一条通岭大道到东林寺,由东林寺建一条大型缆车上庐山,作为庐山旅游的一号工程来做。再次,大力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理顺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注重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传承与保护,做到“保护依旧、修旧如旧、建新仿旧”。
而以世界名山协会和中国名湖大会为代表的一系列旅游推介活动,则标志着九江开始学会张开臂膀,学会向世界握手。由庐山倡议发起的首届世界名山大会2009年10月13日在庐山开幕,会上12座世界名山代表签署了《庐山宣言》,旨在加强和深化世界名山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促进世界名山之间形成多元互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交流格局和机制。同时确定了协会总部的永久所在地设在中国庐山。今年8月26日在九江共青城市举办的首届中国(九江)鄱阳湖国际名湖友好交流大会,共吸引了五大洲19个国家的国际名湖代表以及10国驻华使领馆外交官参与,签署了《共青城宣言》、《缔结友好名湖协议书》。
九江,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它期待的,将是整个世界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