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新闻网(记者姜强江西报道):经济在发展,建设在加快,人口在集中,车流在倍增,城市的交通堵塞越来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南昌“老福山—坛子口”立交桥位于该市老城区东南方,建在市区南北主干道八一大道、井冈山大道上,由福山立交与坛子口立交组成,距南昌火车站仅400余米,是南昌市交通咽喉及枢纽,每日交通十分繁忙。面对这种情况,南昌市政府要求在不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加紧对这座大型立交桥进行加固挺升改造,建设中其施工之难几乎超于想像!
如何破解这一两难的难题,成为了摆在江西中捷建设公司面前不得不逾越的坎。
“我们在工程中创造性地将立交桥的整体桥面进行顶升,以更换桥墩支座并加固桥梁结构,老福山立交单幅桥梁顶升重量达16000吨,而‘老福山—坛子口’立交中间还包含一段单幅长度达504米的高架桥,将它们同步顶升起来自然又重又长,”中捷公司董事长张安华如是介绍说,“为此,我们一直在思索,对危旧桥梁维修改造的过程中,如何将对百姓出行及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传统的维修工艺一般采取封闭施工的办法,对桥梁进行分段顶升,但机动车辆就无法在桥上通行,从而影响交通。”
正是在这种必须确保正常交通运行的形势倒逼之下,江西中捷公司积极组织技术攻关,并与上海颍川加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大型城市互通立交功能提升与综合加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多点同步顶升控制系统进行同步控制,系统地对顶升底盘结构体系、顶升工艺流程、顶升控制系统、旋转角同步顶升技术、顶升监测与限位技术、结构快速修复与加固技术等开展深入研究,解决大型互通立交功能提升与综合加固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同时该项成果的运用还达到了与新建桥梁相比节约30%以上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
破难题为神功,将不可能变可能,江西中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主持研发的桥梁整体同步顶升与控制技术,不仅解决了大型互通立交桥梁支座更换与桥面调坡的施工难题,而且还确保了维修过程中立交桥梁下部交通净高与交通通行的需求。
日前,该成果已顺利通过南昌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经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这项技术同时创造了2项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单幅顶升吨位最大和单幅顶升长度最长的立交桥梁整体顶升工程。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桥梁专家秦顺全认为,江西中捷公司该技术成果契合了目前国内桥梁维修加固改造的迫切需求,在不中断桥梁运营的前提下,降低了改造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了城区市民交通出行的安全,同时相关工程应用可为日后处理同类型大型桥梁修复提供有益参考,并把我国既有大型城市立交的综合改造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据了解,江西中捷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自有注册资金6006万元,现为国家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拥有十二项壹级或贰级承建资质,目前资产总额达1.2亿元,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净值2225余万元;现有员工482人,中、高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50多人,各专业一级建造师30多人;配置各类建筑施工和质量检测设备520余台(套),其中钻机、打桩机、推土机、挖掘机、塔吊、砼输送车、砼搅拌机等较大型机械设备360余台(套);已设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省内外经营分公司11个;公司本着“诚信为本,灵活经营”的指导思想面对未来市场的竞争和挑战,立足本地,面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