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新余12月24日消息(韩成功)“中外新闻媒体聚焦江西·一带一路江西行暨高铁时代看江西”大型采访活动,自21日启动以来,对江西各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报道。24日,采访团来到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新余,看这座新兴工业城市,如何打造开放型经济的升级版。
新余是一座重化工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依存度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面对“一带一路”、“绿色崛起”等政策的出台,24日上午,新余市长董晓健与采访团座谈,畅谈新常态下的新余新变化。
新华社记者向董市长提问
加速转型升级 破解可持续发展难题
随着钢铁行业寒冬的来临,“因钢设市”的新余对外经济受到一定影响。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董晓健说,现在的新余正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稳定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光电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发电、麻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光伏产业向太阳能发电领域延伸,推动麻纺产业向床上用品及成衣制造领域延伸。预计今年,全市光电信息、装备制造业、麻纺等可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75亿元和25亿元,光伏发电可完成装机116兆瓦以上。
另一方面,新余大力推动钢铁产业向机械装备领域延伸,推动新钢转型升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据董晓健介绍,新余市政府正在与文莱洽谈合作,助力新钢在文莱投资建厂。
“利用一带一路、绿色崛起政策东风,2016年新余将打个漂亮翻身仗。”董晓健展望明年说,这不仅是经济翻身仗,更是精气神、信心、老百姓满意值的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