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注册登录
18610681038eztvhdzx@163.com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正文

红楼探春:才情俱佳,贾府之秀

2021-10-28 10:38:54       

很多人总是指责探春,说她对自己的母亲赵姨娘不够孝顺,过于冷漠,没有把她当成亲生母亲来对待,说这些话的人可能不太了解传统的婚姻制度,赵姨娘是个小妾,而贾政的正妻是王夫人,传统婚姻制度规定正妻比妾室的地位高,而且妾室生的孩子要归正妻所有,所以探春是在王夫人名下。

在第五十五回中,探春刚刚接管贾府管家之权,当时王熙凤身体不好,探春、李纨、宝钗三人负责管理贾府。在接管家务的第一件事就碰到了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这事牵涉到赵姨娘应该得到多少抚恤金的问题,按照李纨“和稀泥”的态度,道:“袭人的母亲刚刚去世,听说赏银四十两,也赏她四十两罢了”,但是探春说:“先别着急,我怎么还记得府里有一个规定,家生的和从外边买来的姨娘待遇不一样呢”。探春拿出账本一看果然袭人应该得四十两,而按照规矩赵姨娘只能得二十两,就说:“就给二十两吧”,但赵姨娘听见这话就不乐意了,急忙跑过来找茬,扯着嗓门喊道:“我指望着你攀上了高枝,来照顾我们赵家的,结果你却连这二十两都不多给”总而言之都是在指责探春,有了权利怎么不给亲生母亲一点好处呢!这里也看出了赵姨娘糟糕的一面,自己的亲生女儿刚刚上任,亲生母亲就囔囔着要好处,这不是给女儿难看吗!

探春等着赵姨娘说完,就解释这都是按照府里的规矩来的,抚恤金的补偿并不是我说了算,但赵姨娘偏偏不信这理,怎么也不愿意,说:“你舅舅死了,多给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她会不依你。”探春回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这时的探春已经被赵姨娘气哭了,继续说:“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如果是我舅舅也好,但是自己要做得正,要有舅舅的样子,为什么贾环去上学你也跟着过去呢?”探春的这段话常被读者拿出来说道,感到她生性凉薄,居然连亲舅舅都不认了!但是按照传统的婚姻制度,探春也并没有做错,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她的正牌舅舅是王夫人的兄弟,而并非赵姨娘的兄弟。从这也体现了探春对亲生舅舅和母亲的恨铁不成钢。

《红楼梦》中前八十回中赵姨娘是最惹人讨厌的,因为她从未做过一件正确的事情,她对自己的儿子贾环和女儿探春也是各种下套,贾环在外受了委屈,回来给她诉说,她非但不安慰,反而横加指责一通。而对待探春,赵姨娘也是在其刚接管管家之权就来使绊子,浑身散发着一种负能量,她就代表了一个非常不幸的原生家庭,而探春所有的努力就是要挣脱这个原生家庭。

自救的探春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赵姨娘,帮助她解决了很多问题。在第六十回中,贾环来到怡红院里,他看到了芳官手里有蔷薇硝,说道:“好姐姐,你给我点儿”芳官不愿意给他这个,因为这是藕官送给她的,她就想着拿自己的送给他,结果发现自己的没有了,想着就给他茉莉粉吧,反正他也认不出来!就把茉莉粉给了贾环,贾环拿回去给彩云,彩云说:“你傻呀!你受骗了!这根本就不是蔷薇硝,是茉莉粉”但贾环就说反正是好东西,留着就好了。在旁的赵姨娘看在眼里,说道:“芳官一个小破戏子居然也这么小瞧你,看我不去找她的事儿”。

这个时候刚好贾母和王夫人都不在家,赵姨娘就抓住了这一会儿功夫,直接来到怡红院找芳官,拿着茉莉粉一下子仍到了芳官脸上,指着芳官骂了一顿,芳官是个不受气的小丫鬟,她说:“你凭什么骂我,我又不是姨太太你花钱买来的,咱俩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赵姨娘一听可就更来气了,直接上手打向芳官,芳官同屋的小姐妹们看到,急忙赶来打抱不平,有抓胳膊的、抓腿的,把赵姨娘围得水泄不通,赵姨娘就和这些小戏子们打成一团,非常难看。

恰好这时李纨和探春过来了,看着自己的母亲和丫鬟们打成一团,探春赶紧上前拉着赵姨娘说:“我到处找姨娘找不到,我有事要跟你商量,原来在这里生气!快跟我来,我有事要跟你说”。一句话就把赵姨娘从混战难堪中解救出来了,赵姨娘就跟她出来,被拉着还嘟嘟囔囔的,探春直说:“你看你作为长辈,还是个主子,跟小丫鬟打成这样,真的不好看”,赵姨娘也感到理亏,也不好说什么了。从这也看出如果没有探春,赵姨娘该怎么从这种难看的场面自我解救呢?还有一些事情,探春也同样用自己的方式,帮赵姨娘顶缸脱罪。

当时王夫人房间的玫瑰露丢了,应是彩云拿走了,平儿也知道,但是平儿也不想就这么直接问,她知道彩云拿玫瑰露一定是赵姨娘让她拿的,如果把这事抖出来,赵姨娘一定会暴露。平儿对着宝玉说道:“如今要从赵姨娘屋里起了脏也容易,我只怕又伤着一个好人的体面,我可怜的是她,不肯为打了老鼠伤了玉瓶”。从这看出大家顾着探春的体面,少找了赵姨娘很多的事,所以也能想到,如果没有探春,赵姨娘的境遇愈发糟糕、难堪!从这一系列的事情中,探春可以说是赵姨娘的保护伞了,她用了各种努力远离原生家庭赵姨娘这样的人。

在第四十六回中,贾赦看上了贾母身边的鸳鸯,贾母勃然大怒,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大骂了一顿,连王夫人也未逃过,这时的气氛很是尴尬,还是探春在窗外听见了,走过来说:“老太太您想一想,这事与太太不相干,大伯子要收屋里人,小婶子怎么会知道呢?”贾母一听,感觉是这么个道理,所以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在这件事处置上,探春出头最合适不过。

以上种种让人感到探春是一位非常理性、清醒、明理的人,文中王夫人也很是看中探春,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她会让探春、宝钗、李纨三人一起来管理这偌大的贾府,可见一斑。(文/付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红楼史湘云:直言不讳而又生性豁达的俗女子
下一篇:黄建南:抗美援朝精神引领下的中国女橄队令人敬佩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华媒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