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注册登录
18610681038eztvhdzx@163.com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正文

这一生的羁绊:是偶然,也是告白

2022-01-13 20:13:42       

我一直相信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摘自徐志摩《此生遇见 绝非偶然》

浪漫诗人徐志摩只活了三十五载,但其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让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他与三位女性爱情故事。第一位是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第二位是他的第二任妻子陆小曼,第三位是我们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

如果说要用什么来形容徐志摩对自己和三位女性的爱,就好比那一年四季,徐志摩把万物复苏的春天给了林徽因;把热情似火的夏天给了陆小曼;把悲凉的秋天给了自己;把最寒冷的冬天给了张幼仪。

在徐志摩有感情纠葛的这三个女性中,唯有林徽因没和徐志摩有婚姻关系,但是在徐志摩内心深处,林徽因却宿命般地成为他心口上的那颗朱砂痣,并写下了《偶然》这样唯美的诗句: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这首诗的开头生动形象地把人世间那种偶然的相遇展现了出来,但字里行间隐约读到徐志摩内心的一种失落,在处于最黑暗的年代,他无法逃脱这个时代固有的丑恶和斗争,他无法偏离既定不变的人生轨迹,所以他无奈地选择了压制自己内心的情感,忘掉偶然的相遇。然而,人生的无奈最终也让徐志摩懂得了潇洒地放手,因而他说道:“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1920年,16岁的林徽因跟随父亲林长民到了英国,而徐志摩正在剑桥大学读书。在伦敦的一次演讲会上,徐志摩结识了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两人性情相投,一见如故,在林长民的家里,徐志摩遇到了16岁的林徽因。

那时的林徽因豆蔻年华,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在目光交错的一刹那,仿佛久旱的心灵被春雨滋润过一样,徐志摩一下子乱了方寸,完全忘了大洋彼岸还有他的妻子和家。

自此,他成了林家的常客,与天分极高、谈吐不凡的林徽因倾心长谈,他的心中再也挥不去这位才女的窈窕身影了,之后他们相爱了。

而就在此时张幼仪来英国和徐志摩团聚,而且怀上了徐志摩的第三个孩子。当林徽因面对张幼仪时,看到她那双哀怨、绝望、乞求和嫉意的眼神后,林徽因觉得自己藏在心底的秘密全被她发现了,她明白了自己如果接受了徐志摩的这份爱,将会被这千斤般的重担压一辈子。此时的林徽因虽然年轻,但她凭着过人的理性把潮水一般的激情埋葬。

这一切,林长民都看在眼里,虽然他欣赏徐志摩的才情,也知道徐志摩为了林徽因决定离婚,但是丰富的社会阅历,使他更多地为女儿着想,为了免生是非,林长民决定携林徽因悄然归国,对徐志摩不辞而别。

面对林徽因的不辞而别,徐志摩的一颗心几近崩溃,但执着的他不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徐志摩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不理老师梁启超的竭力劝阻,断然和妻子张幼仪离婚了,回头准备娶林徽因的时候,才发现林徽因已经与梁思成公开了恋爱关系。徐志摩万般无奈,内心五味杂陈,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求婚,自己的爱情却成为了泡影。

这就是一个错过的故事……(文/付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调查问卷(2021年秋季学期末)
下一篇:团圆:拆不散的纽带,割不断的血脉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华媒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