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注册登录
18610681038eztvhdzx@163.com
首页 > 资讯 > 文化 > 正文

中国典范:中国高等教育新丰碑

2023-10-27 12:24:53    中国报道    

——写在江西财经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复校四十五周年之际

中国报道讯(熊绍君 弘翔报道)丰碑者,高大石碑也,比喻不朽的业绩。江西财经大学勇立潮头敢为先凝心聚力硕果增的善作善为确实为这个时代、为我们的国家添光增彩不少,他们的辉煌业绩犹如高大的丰碑矗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光彩夺目,彪炳千秋。根据社会方方面面的强烈引荐推介,在江西财经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复校四十五周年之际,中国报道神州风采栏目把江西财经大学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经过大范围广角度的调研采访,我们发现了其神奇魅力与独特风采,让我们对其产生了崇高的敬仰和无限的向往!江西财经大学建校一百年来,特别是复校45年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围绕创双一流目标,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铸就了一座座丰碑,开创了一个个新境界,形成了独具一格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复校四十五年来,江西财经大学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路子,正努力朝着“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迈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份辛苦一份才。经过百年的艰苦努力与接续奋斗,终于把江西财经大学打造成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行业有实力、社会有口碑、教育有特色、百姓喜爱、世界瞩目的优秀高校,成为国家特别是江西的骄傲与自豪!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讯息:截至2023年6月15日,除却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这三千多所高校为科教兴国、为经济社会发展、为民族振兴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无以替代的巨大贡献,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神圣存在,永远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强大力量,但毋庸讳言,这三千多所高校也有优劣高低,可谓是鱼龙混杂,良莠共存,参差不齐,办学风格各异,社会反响不一,以至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颇受争议,建议国家加强对全国高校的督导监管和科学引导,使其健康向前发展。

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与国际教育接轨,为实现现代化,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上世纪九十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支持一批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好的高校,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于是先后打造铸就了39所985大学和116所(包含985)211大学,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全国重点大学。这些大学实力雄厚,资源丰富,无论在办学条件、教育实力,还是师资力量、社会影响等方面比其他大学确实要强要好,有的甚至高出好几个档次,就是每年高考录取分数线都要高出一大截,但其中也有一些徒有虚名,甚至不如其他一般院校,主要表现在这些重点大学没有起到重点的作用,既没有领头带动,也没有辐射影响。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各方面都不错、实力强、反响好的高校没有进入到985、211中,比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江西财经大学。导致这种状况出现,我们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是高校评价体系的问题,我们在评选985和211大学时的指标体系是参照国际大学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两方面:一是高校师资力量;二是科研成果。这个体系太过狭隘片面,用这个体系来评判大学是有失偏颇的,这个标准只能评选出专业尖端大学,而无法评出真正的优秀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这为我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国际大学标准和排行榜指明了方向。大学是高智能库,是人才集聚的地方,是讲究底蕴和实力的,对其评判评价必须要有一整套的指标、数据和标准及体系。近年来,国际上对大学是否是一流,主要看两点:一是是否有先进的办学或者说教育理念;二是是否有独立的大学精神。我们国家对大学的评判也有一系列的标准体系,诸如:荣誉声望、科研成果、师资力量、办学特色、管理水平、学生素质、学科水平、国际化程度、知名校友、办学设施、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等。我们应该逐步淡化国际大学的评价体系和对国际大学排行榜的关注,要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潜心深耕,全力建造。同时,要全面科学打造建立自己的高校评价体系和标准。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从类型上分为:综合、师范、工科、农林、医药、语言、财经、政法、体育、艺术、民族、军事等,学校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条件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特色各异,只用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两项来评判,肯定难以作出准确科学而又全面的判断。我们认为高校评价体系要兼顾各高校的基本情况,要基于学校特色与类型及所有高校都适应适用的共同标准,把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标准和体系。虽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广受关注,但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以及评价却是众说纷纭,并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和评价体系。基于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道路,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指标构建评价体系,更好引导高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一是办学方向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二是办学条件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队伍、优秀的生源;拥有充足的财政拨款、研究基金投入、捐赠与资助;拥有良好的办学空间、教学和研究相关一流软硬件条件,具备一流大学的文化环境。三是大学制度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追求卓越的学术体系与学术制度,建立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率先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学校贡献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增值”效应,培养出引领世界与国家、地区发展的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形成重大原始创新、重大应用创新,达到世界一流的科研水平;要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很好地服务社会;要深化文化传承创新,形成一流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要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代表国家走向世界舞台,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五是学术声誉方面的标准。主要包括学校历史文化底蕴及影响、生源质量及毕业生的影响、学术成就的影响、服务社会的影响、学术氛围的影响、国际交往的影响等等,这些是经过长期积淀后在人们心中形成的底蕴。六是教书与育人方面的标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自己独特而优良的教书育人的好经验好做法,重点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方面有一整套自己成熟成功的方案、举措和特色,行之有效,并已为专家、学者、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等。不管何体系啥标准,至少要包含以下十个方面:1,褒奖荣耀;2,师资力量;3,学科水平;4,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和服务育人;5,办学条件;6,知名校友;7,国际化程度;8,社会反响;9,校友会;10,毕业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和作为与成就等。我国的高等院校世界最多,种类齐全,门类繁杂,必须用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来定位各高校。高等教育在教育事业中起关键的作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质量不仅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未来。说实在的,我国高等院校世界最多,但真正有影响有实力有特色有口碑并得到社会和世界认可的高校并不多。江西财经大学是个例外中的例外,不是重点大学胜似重点大学,所以也有人说她是中国最受委屈的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确实是一所了不起的神奇大学,是一所鹤立鸡群的知名财经大学,尽管其不是985也不211,但她在国际有影响,在国内有地位,在行业有实力,在社会有口碑,在教育界有特色,在全国财经类高校排名中,一直稳居前七,深得全球财商界和国内社会各界,特别主管共办的江西省、财政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关注与厚爱,广受社会大众的好评与点赞,曾荣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江西财经大学在江西家喻户晓,深受尊崇,俨然成了江西红土地上的北大清华,可谓有口皆碑,人人称赞,好评如潮!

巍巍井冈,秀美赣鄱,滔滔赣江,滋润大地,江西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国革命和共和国的摇篮,锻造了新型的人民军队,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这片红土地一直在不断创造神奇,改革开放四十五年来,各条战线捷报频传,成绩喜人,其中,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千年大计,教育为本,打造出了一所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财经界有名望,江西人民引以为豪的知名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这也是伟大的江西人民对全国、全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江西财经大学的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东临赣江碧水,西接梅岭烟霞,北吸锦绣庐山之灵气,南纳雄伟井冈之精神。现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四个校区。占地面积共2200余亩,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643.6万册(含电子图书280万册)。校园幽香雅静,错落有致,层重叠翠,湖光潋滟,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现有教职工2227人,专任教师1442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9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40人;博士生导师181人;硕士生导师912人;院士2人,国家重点人才项目获得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江西省重点人才项目获得者149人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人,全国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7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44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该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共17个教学学院,国际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共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设有《当代财经》杂志社、智库建设中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院、赣州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6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设有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财政大数据分析中心、生态经济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8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有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等7个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江西省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等3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与促进中心、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经济研究院、金融管理国际研究院、科技金融研究中心、证券期货研究中心、江西省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供应链大数据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等与学院合署或挂靠学院的科研机构;有中澳亚太资本市场、现代商务研究中心、创新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等与学院合署或挂靠学院的科研机构。该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2017年顺利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4 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有3个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7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B等级(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学校依托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紧密联系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江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建设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提供具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相关论文成果多次获得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智囊团”与“决策库”的作用。2008年2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江西财大师生共度除夕,发表了重要讲话,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是对该校最高最大的褒扬、肯定与鼓励,激励着学校永葆奋斗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多年来该校在财政部、教育部和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初步将江西财经大学建设成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百姓钟爱并引以为豪的知名高校。

关于江西财经大学的传说真的有好多,有的说,江西财大的高考录取线比重点大学都高,很牛;有的说,江西财大不是985、211,但胜似甚至超过985、211;有的说,江西财大出了好多省部级大领导;有的说,全国两千多家上市公司有很多是江西财大培养的人才在掌舵在管理;有的说,江西财大一出来很好找工作,并且年薪都很高、待遇也很好......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莫衷一是,这或许是传说,但准确说这是赞誉,无论是传说,还是赞誉,我们都无须也不必去甄别。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普通的省部共办本科院校,虽然不是985、211国家重点大学,也不在一线城市,但她巨大的存在和高端的影响是你根本想象不到的!她最大特色与亮点主要有四点:一是有独立的大学精神。江西财经大学的校训“信敏廉毅”,他们一直致力于深化提升“信而达礼、敏而好学、廉而知耻、毅而弥坚”的校训精神,厚植“敬业乐群”之德,培树“臻于至善”之风,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在全校上下深刻领悟广泛传扬。建校一百年来,江西财经大学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和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路子,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独立的大学精神。现在正努力朝着“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的发展目标、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迈进。二是有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他们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依托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紧扣国家、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聚焦国家、江西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提供具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真正形成“产学研政用”相结合一体化,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智囊团”与“决策库”的作用,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三是有敢为人先的气魄。江西财经大学只要是“科学有益、合理可行”的就大胆试大胆闯。最突出的有:1,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实行学分制,学生可跨专业选修,修完学分可提前毕业;2,本科学生两年内可转专业,他们专门制定了《江西财经大学本科生转换专业管理办法》,使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得到更好的培植与发展。四是有一流的校友会。现在大学基本都有校友会,但效果功能不尽相同,像江西财经大学搞得有声有色,点面结合,彼此借势,相互给力,关爱校友,情系国家,服务社会,胸怀天下,提升母校,共同发展,皆大欢喜的不多。江西财大特别关心关注校友毕业之后适应社会、适应实际工作、发展自己的情况及校友作为人才培养的成果及其各方面的特色和特征,并将此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同时,他们更加注重关心关注校友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并把它作为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据,这也是关系国家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江西财经大学注重校友思想品德的修养和终生为校友服务并要求校友努力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做奉献的做法就是校友工作的最高层次和最高境界,这是最让国家和人民放心的!江西财经大学对自己的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毕业走向社会,都会一以贯之给予关心关注和支持帮扶,让所有校友真切感受到江财永远是自己的“家”,校友会成了广大校友共同的精神家园。据了解,江财每次开校友会、理事会或校友返校,学校领导和老师,都会反复强调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要求校友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江西财经大学的特色和亮点还有很多,下面还是让我们从:褒奖荣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知名校友、社会反响、国际影响、校友会、毕业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和作为与成就等十个方面来看看其伟大的存在。

江西财经大学建校一百年、复校45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在以卢福财为书记、邓辉为校长的校党委、行政领导班子带领下,围绕“双一流”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制定并实施“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规划,“双一流”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前十,四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列江西首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二位,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一直以来,江西财经大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将国家宏观政策与校微观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他们始终围绕目标,一以贯之、上下同心、和衷共济、革故鼎新、攻坚克难,不断开拓创新,以一往无前勇立潮头的进取姿态与奋斗精神把江西财经大学打造成有特色有影响有声望反响好人民满意的一流高校。下面让我们一道走进江西财经大学去看看。

一、从褒奖荣耀看声望

褒奖荣耀是社会和上级单位及有关部门对一个单位的认可、评价与肯定,是一个单位工作做得好的具体体现。江西财经大学连续21年被评为“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军训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江西省大学生思政工作先进高校、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综治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公共机构节能先进单位、江西省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江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西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9年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021年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全球ACCA(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课程统考全球第一名和大陆第一名、“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阅读大赛一等奖、“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iCAN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一等奖、“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特等奖、“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包装设计大赛学生最高奖、“世华杯”全国股王争霸赛冠军、香港AIA国际双语求职王语文大赛冠军等荣誉,学生社团绿派社获全国“百佳学生社团”、团中央“保护母亲河”项目等荣誉,学生自强社获全国“优秀百强社”,大学生网球队获评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2021年工信部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2021年教育部首批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江西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组织奖,参赛队获2金1银3铜、2023年首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事三等奖、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等荣誉称号。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1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项目3项,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1项,全国高校党建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项目1项。如此多的荣誉和光环真是光彩夺目,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不说不知道,一看下一跳,江财真不简单。江西财经大学现正在把荣耀转化为动力和激励,全面深入推进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扎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他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一流的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江西财经大学在服务国家中向着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进,他们以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化同国家、同江西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服务国家、江西重大战略需求,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他们抓住培养优秀人才、产出前沿研究成果、开展有效知识与技术转化等核心任务,加快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努力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据资料显示,江西财经大学排名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第7名、中国CFO大学排行榜第5名、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第16名、中国高管校友大学排行榜第30名、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第47名、中国大学生创业竞争力排行榜第59名、中国大学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第60名、高考生最喜爱的百强大学榜第71名、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第86名、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第71位、全国毕业生质量排行榜江西省第1名。近年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对该校进行了近千次的报道。基于此,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也对江西财经大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原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届、十一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学校办得很有特色”。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来江西工作之前,我只知道江西有个江西财大”。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教师节的首倡人王梓坤:“江西财经大学为全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令人钦佩,令人敬仰”......由此可见其伟大与神奇!明明应该万众瞩目却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导致知名度与其历史和实力不成正比。所以有人说:江西财经大学是全国最受委屈的十所大学之一,也有人说:江西财经大学是全国最低调的十所大学之一。

二、从师资力量看底蕴

师资力量指教师整体综合能力,具体指标包括学历、平均年龄、教师职称(高级中级初级的比例)、名教师比重、获奖教师比重等。师资,拆开来说,就是教师的资质,包括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教学水平,自身道德修养、综合素质等。师资力量就指上述资质的水平程度。师资力量一般包括:论文质量和数量、科研成果、科研获奖情况、教师学历、副教授以上人员数量,另外学校的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数量、博士点分布、博士后流动站分布也能侧面反映某学科的实力和师资。江西财经大学名师荟萃,博儒云集,现有教职工2227人,专任教师1442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9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940人;博士生导师184人;硕士生导师912人;院士2人,国家重点人才项目获得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江西省重点人才项目获得者149人次。“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7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全国“百千万工程”人才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人,全国专业学位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级人才14人,江西省“双千计划”33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7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67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44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何祚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等担任该校顾问;国内外330余名著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

三、从学科水平看渗透力

江西财经大学基础厚实,特色鲜明,学科强劲,专业硬核。他们坚持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坚持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学科建设,形成优势学科创品牌、成长学科显特色、交叉学科出亮点、博雅学科有活力,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突出办学优势的学科生态。设有工商管理学院(MBA教育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虚拟现实(VR)现代产业学院共17个教学学院,国际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共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设有《当代财经》杂志社、智库建设中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财经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深圳研究院、赣州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6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江西财经大学设有工商管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用友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防教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共16个教学学院,EMBA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设有《当代财经》杂志社、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财政大数据分析中心、生态经济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院等8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有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监测、预警与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江西省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等7个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有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江西省经济预测与决策研究中心等3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与促进中心、中国管理思想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生态文明与现代中国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经济研究院、金融管理国际研究院、科技金融研究中心、证券期货研究中心、江西省应用统计研究中心(供应链大数据研究中心)、江西法治政府研究中心(法治江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等与学院合署或挂靠学院的科研机构。有中澳亚太资本市场、现代商务研究中心、创新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社会工作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等与学院合署或挂靠学院的科研机构。该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74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该校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等学科门类;1998年获批江西省首家MBA办学权,2009年获批江西省首家EMBA办学权,2017年顺利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产业经济学)、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有3个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7个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江西省“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该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 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在2019年6月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江西财大的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评A﹣等级,居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居全国前20%;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获评B等级,居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居全国前40%;产业经济学属于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金融学、市场营销、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政学、法学等6个专业属国家级特色专业;工程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业4学科进入ESI前1%;2023年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上榜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022年8个学科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

四、从教书育人看结果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生命的真谛,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具体地说,教书是指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能;育人是指教师通过课上课下教学活动和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教师的行为对学生进行的一些显性的或潜在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教书和育人的紧密结合,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的德才兼备。教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导学生今后如何做人、做事。教书育人二者又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教书比较容易做到,育人难以实现。作为教师,为人师表就是为了育人。所以,为人师表更加重要。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但是,应当清楚的认识到:“育”是根本,因为它包含着人们的希望,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所以,“教”是技术层面的,“育”是价值层面的,后者赋予前者以意义。江西财经大学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意识,坚持诚信为本、敏学为基、廉洁为镜、坚毅为魂的行为准则,形成爱生爱教、行为世范的教风,知行合一、永葆光荣的学风,敬业爱岗、勤政廉政的政风,坚持“做强”战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他们以学分制为基本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室、校园、社会三个课堂联动,课程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践三类实践互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他们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狠抓“教”与“育”,重点在素质教育,他们着力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现代教学观。他们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他们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要求和衡量学生,从过去仅仅看分数转变为去看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体心理健康等素质的全面提高。他们还特别注重处理好师生关系,教书育人要处理好的最重要关系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标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理想的师生关系是互动关系,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合作关系。如果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准没有学生的成绩来加以证明,往往是虚脱的,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受到欢迎的时候,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圆满结束的时候,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肯定的时候,也就是教师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的时候即成功的时候。所以,“教学相长,彼此支持”很重要,离开了亦师亦友,不容易平等;离开了教学相长,难以得到学生的尊重,也难以尊重别人。教书育人是所有学校的基础所在,也是各类学校的根本目的,一所学校做不到教书育人,那么这个学校既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无发展之可能。江西财经大学始终狠抓教书育人这个根本,抓出了特色,抓出了成效,受到学生和家长用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通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长期以来投档线和录取平均分位于江西高校前列。全日制本科生2.5万人,各类研究生6千余人。江西财经大学培养的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很好很高,突出表现在参加全国各类比赛都有不俗的表现,在社会实践中能很快适应社会和实际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一名、全球ACCA(英国特许会计师)课程统考全球第一名和大陆第一名、“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特等奖、“用友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一等奖、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一等奖、全国包装设计大赛学生最高奖、“世华杯”全国股王争霸赛冠军、香港AIA国际双语求职王语文大赛冠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荣誉,学生社团绿派社获全国“百佳学生社团”、团中央“保护母亲河”项目等荣誉,学生自强社获全国“优秀百强社”,大学生网球队获评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今年又获得全国大学生辩论赛八强。

在此,我们要特别说说江西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家都知道江财,却一直忽略了江财还有个继续教育学院,江财继续教育学院一直是个非同凡响的存在。江财继续教育学院成立42年来,面向全国招生,先后为国家培养培训了20多万财税金融等各类经济管理人才,其中有一大批走上省部、地厅级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专家学者,有的成为社会各界精英,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江财前党委书记、现校友会会长王乔和现江财副校长袁雄都曾担任过该院的一把手,为该院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面领导接续奋斗。特别是近几年来,在院长宁亮、书记杨尚勇的带领下,党政同心,不负众望,团结班子成员,紧紧依靠全院教职员工,一切从学院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紧扣时代主题和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将国家宏观政策和学院实际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学院上下已经和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特别是宁亮院长到位后,通过改革创新和转机换制,焕发新的活力,现在学院业务繁忙,培训不断,人来人往,人气鼎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五、从管理育人看效果

管理育人是指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管理育人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管理与育人的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管理育人强调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管理育人要求学校管理者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安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管理育人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特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管理育人要求学校管理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和发展机会,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管理育人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目标导向、学生发展、环境塑造和激励引导。江西财经大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学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江西财经大学自复校以来,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贯彻科学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办学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意识,坚持诚信为本、敏学为基、廉洁为镜、坚毅为魂的行为准则,形成爱生爱教、行为世范的教风,知行合一、永葆光荣的学风,敬业爱岗、勤政廉政的政风,坚持“做强”战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他们以学分制为基本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教室、校园、社会三个课堂联动,课程实验、专业实训、综合实践三类实践互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育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他们坚持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坚持以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学科建设,形成优势学科创品牌、成长学科显特色、交叉学科出亮点、博雅学科有活力,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又突出办学优势的学科生态。他们依法保障学术自由,反对不端学术行为,致力于形成学术研究特色,创建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团队,努力形成学术流派,鼓励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促进学术繁荣和科技进步。他们充分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通过合作办学、对策研究、产政学研结合等多种方式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成为全国有重大影响的财经人才培训基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库。他们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学校扎实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完善“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的人才培养机制;“国旗日日升、好事月月评、红歌年年唱”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品牌。学校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渠道、以勤工助学为手段、以奖、助学金为主导、以社会资助为补充、以困难补助为保障、以学校“奖、免、补、缓”等各项资助为特色的“六位一体”多元化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长效机制,年发放各类助学金5000多万元。学校设立各类奖学金18项,年奖励总金额320多万元,学生助学金本科生2000元左右,本科生最高奖学金是校长奖学金10000元,研究生是国家奖学金20000元,博士生国家奖学金30000元。该校率先在江西实行学分制,尤其是该校在全国率先实行:本科专业推行“学院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生入校不再按专业分班,前两年学通识,后两年学专业。

六、从知名校友看影响

江西财经大学1978年复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多万,多数校友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甚至成为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毕业生中涌现出了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科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跃文,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等大批知名企业家;山东省委原书记、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主任刘家义,国务院原副秘书长、现中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监察组组长陆俊华,中共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现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国家税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任荣发、饶立新,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蔡自力,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许宏才,第二十届中央纪委委员、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陈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蒋希伟,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孙菊生,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罗小云,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小平,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汤建人、张勇、胡强,海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荣灿,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焯,河北省省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现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董仚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自治区监察委员会主任艾俊涛等优秀党政干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著名会计审计学家、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秦荣生,著名会计学家、广州大学校长魏明海,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马海涛,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樊启淼等知名学者。

该校的校友工作也是做得非常扎实和有效的,堪称完美,在全国高等院校里面不是做得最好,也是最好之一。主要是该校党委书记卢福财、校长邓辉对校友工作高度重视。该校的校友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很团结、很给力。

七、从国际化程度看辐射力

江西财经大学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放眼世界,辐射全球,他们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芬兰、丹麦、葡萄牙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60余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先后加入国际交换生组织、国际商学院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亚太旅游协会、中泰高等教育联盟和北美案例协会等11个国际组织。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获批商务部国际商务硕士项目,2014年以来陆续获批国家留基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等。获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3项。1998年获批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MBA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5年获批与瑞典达拉那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6年5月学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获批为全国托福考点、GRE考点、GMAT考点、雅思考点、ACCA考点、CIMA考点、FRM考点、HSK考点。该校2002年成立国际学院,开办本科教学试验班,设有会计学(国际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CITF方向)、金融学(国际投资与金融)、金融学(CFA方向)四个专业方向,长期聘任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知名高校的教师授课。同时在相关学院开设了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IMA方向)、金融学(FRM方向)、国际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涉外专业,教学方式和资源与国际接轨,形成了“教学相长、中西合璧、外引内联、高位嫁接”的国际化办学特色。学校自1997年招收第一批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的留学生,目前开设了各层次的全英文授课专业,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层次的来华留学教育体系,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自2013年以来,有2000余名学生于在校期间分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芬兰、荷兰等国高校长期学习,有1000余名学生毕业后赴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其中百余名学生进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排名前20的高校深造。特别是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法国南特高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芬兰奥卢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1998年开始,学校先后获批中美合作培养MBA、中澳合作培养MBA等研究生项目。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交换生组织(ISEP)中国大陆首家成员大学。加入国际社会工作教育联盟组织、国际商学院联盟、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等国际组织。获批与瑞典达拉那大学合作本科双学位项目、国家公派硕士研究生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教育部全英文授课国际金融硕士项目、商务部国际商务硕士项目和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自主招生项目。入选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院校。2016年5月该校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建设的孔子学院正式揭牌运行。自2003年以来,有2000余名学生于在校期间分赴英国、美国、德国、法国、芬兰、荷兰等国高校交换或交流学习,400余名学生毕业后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排名世界前100名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该校自1999年招收第一批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的留学生,目前该校面向来华留学本科生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国际商务专业,面向来华留学硕、博士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国际贸易学、金融、会计、统计等四个专业,每年来华留学生不断增加,来自国家和地区也日益增多。

八、从科研育人看成果

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在动力。江西财经大学坚持“科研强校”,始终把“向科研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作为工作之本,紧扣“积极创设育人环境,让学生快乐成长”的教育主题,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题实验研究为切入点,以校本培训为依托,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扎实推进新课改,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们坚持教育科研导向,依靠科研提高教师素质,依靠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靠科研提高学校声誉,依靠科研增强市场竞争力。将科研兴校与科教兴国有机结合起来,围绕科研工作目标,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方向,着重抓好科研立项工作;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促进学术氛围的进一步增强,提高科研产出,积极探索和推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工作,取得十分明显的的成果成效。江西财经大学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也是十分强劲的,引人瞩目的。2009年至今,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28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9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79项,在国际一流刊物及国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近3300余篇,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30余项。2023年,学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8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16项,青年项目10项,立项数居江西省首位,全国财经类院校第3位。近年来,10余项研究成果编入国家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并送中央领导决策参考,500余篇研究成果、调研报告获中央及省部领导批示。学校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建设项目1个,自然资源部联合共建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4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江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类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级重点智库1个。这些研究平台在各自领域初步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该校主办的《当代财经》(月刊)入选“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和“新闻出版署百强优秀期刊”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理论经济”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双月刊)入选“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和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两刊均为CSSCI来源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依托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紧密联系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聚焦江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与建设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管理部门提供具有重大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相关论文成果多次获得省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充分发挥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智囊团”与“决策库”的作用。他们还针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积极推进传统成人教育向现代继续教育转型,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依托学科优势,每年承办国家部委以及全国各地财务、财政、税收、金融、银行和保险系统等政府、企业以及各行业的培训业务,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九、从学生就业创业看前景从创新创造看未来

江西财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学生就业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的态势,普通本科生升学率连年创新高,一批毕业生进入全球排名前20的著名高校深造,其中不乏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高校。201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2年获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获2016-2018年度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校友会2022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7名;“2022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位列全国第101名;“2021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位列全国第99名;2021资本圈核心职群毕业院校排名全国第29名;2020中国大学造就财经人才排名全国第14名。2016年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6年江财众创空间获评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2017年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7年共青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021年获工信部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获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列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人才培养及就业工作。自2010年始,江西财大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逐年提高,分别达到88.6%、90.1%、90.6%,用人单位对这所高校毕业生的满意率达到95.1%。该校以创业教育促进就业工作、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做法为破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探出了一条新路。2012年7月17日,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该校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看创新创业:江西财经大学入选教育部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自2002年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历经探索、启动、推进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2014年10月,江西财经大学创业类教材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创业通论》入选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015年6月,该校成立了江西省首批创业教育学院,坚持“围绕一个中心(以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中心),实施两个融合(以企业家为主导的教学体系和以社会企业为引导的创业体系),完善三位一体(专业+职业+创业),培养四种人才(通识型、嵌入型、精英型、职业型),着力五项工作(教学、实践、研究、竞赛、评估),构建了全过程、全对象、全领域培养具有财经特色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格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6年2月,“江财众创空间”获批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2016年12月,江西财经大学获批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3月被共青团中央授予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称号。截至目前,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同时获得以上三项国家级荣誉的,仅江西财经大学一所;全国高校也仅有三所(另外两所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工信部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2021年教育部首批就业能力培训基地;2022年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022年江西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组织奖,参赛队获2金1银3铜;2022年首届江西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事三等奖;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今后,江西财经大学将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浓厚创新创业氛围,为江财师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创新创业平台与服务,培养更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为推动国家和江西省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们还有一系列独特的开拓创新做法。

1、有自身独特办学理念:“三全”、“一擎四轮”的完美融合

江西财经大学在多年的创业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全对象、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体系。经过近几年不断探索,又构建出财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擎四轮汽车模型”,将校训精神“信敏廉毅”与“三创”(有创意,能创造,善创业)的培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了人才培育理念的创新。“全对象”是指创业教育不能只对部分人开展,必须对所有的学生开展,包括本科生、高职生和研究生;“全方位”是指创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当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实际体验等各方面全面展开;“全过程”是指创业教育不能只在某一学习阶段进行,必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三全”思想体系完成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创业教育需要‘三个有机结合’。第一,要把培育创业型人才与实践‘信敏廉毅’校训有机结合起来,就是要形成具有‘信敏廉毅’素养的创业品格。第二,要将培育创业型人才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就是要让学生有创业的知识和素养,使他们形成创业的知识体系。第三,要把培育创业型人才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校前党委书记廖进球说。近年来,该校以“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为抓手,以教学模式改革为重点,以人才标准改革为引领,以管理制度改革为保障,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实验探索,构建了“一擎四轮”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擎四轮”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该校“以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江西财经大学以‘两层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以改革发展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创业教育理念如何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而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具体概括为:明确培育目标,构建理论模式。在多次跟踪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财经院校创业型人才的培育目标定位为不仅要有“信敏廉毅”素质,还要有“三创”,即“有创意,能创造,善创业”,并构建了“一擎四轮”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引擎”——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四个轮子”——立德、益智、增能、笃行。这一模式的运行机制是:目标牵引,四轮驱动,有效制动,稳健运行。该模式提供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他们构筑资源平台,建立保障体系。建立了一个由创业教育实验班(每年招收若干个实验班每班50个学生)、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特色项目(20个)、创业教育网站(1个)、“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创业模拟实验室、创业孵化中心和青年创业园组成的多维教学资源平台,该校每年为全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投入上千万元,保障了培育体系的顺利实施。他们创新运行机制,实现高效运行。形成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创业模拟+创业实践”的培育体系和“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的运行机制。创业指导教师不仅有本校专职教师,还有该校聘请的企业高管、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等兼职教师,创业指导教师在学院层。学院层面上还有责任心强的MBA学员。该新型运行机制,使得培育体系得以高效运行。所谓“三个课堂联动”,即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都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所谓“三类实践互促”,即课程实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都协调安排,有序开展。

2、有自身完整的实验:创业型人才是这样孵化的

2009年,“江西财经大学创业型人才‘两层次’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根据该项目,该校再次调整传统的就业教育模式,优化创业教育课程、强化创业教育实践,形成“创业普及教育+创业精英教育”的“两层次”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为推进该校“创业型人才两层次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该校决定用三年时间实施“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重点打造包括“开设创业教育实验班”、“实施特色项目培育计划”、“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强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内的十大项目。在创业教育实验班,该校给每个学生配备了两名导师:一名学业导师和一名实践导师。实践导师由学校聘请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担任,指导学生的创业、实习、实训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由导师负责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实习实训和创业实践等。实验班自第三学期开始每学期分为两段,第一段为常规教学,第二段为灵活教学,主要开展专题讲座、读书工程、创业实践、科研训练等教学活动。试验班按照“特色化管理、个性化培养、精英化教育、国际化视野”的办学思路,课程由五大模块构成。其中包括“创业学概论”、“国学思想与创业者修炼”、“创业营销专题”等十余门创业教育课程和创业模拟实践、孵化中心创业实践、服务性企业机构实践等创业实践课程。该校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则是创业型人才的练兵场。自2007年9月创建以来,创业孵化中心目前共有实体企业41家,模拟企业5家。实体公司开展的业务有6大类,分别是电脑组装、配件销售业务;广告、艺术设计业务;教育、管理培训;电子商务业务;校园文化活动推介业务;校园二手产品销售业务。模拟公司开展的业务有CI设计、模拟银行、外汇交易、会计咨询、旅游中介等行业。上千名大学生在孵化中心的企业中开展经济法知识、市场开拓、财务管理、资金融通等方面的学习实践,创业就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已成为江西财经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新锐教育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一百万元,另有4家企业年营业收入突破50万元。这些在创业中心孵化出的“富翁”成为江财校园的传奇。5年来,从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孵化出去的企业共有6家,创业孵化中心入孵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5600余万元,其中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900余万元。2009年,该校创业团队参加“全国首届大学生模拟创业精英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并摘得总决赛5个个人单项奖中的4项,同年还获得“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二等奖”。

3、有自身成长模式:创业教育特色项目遍地开花

在“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机制的运作中,江西财经大学以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各个课堂的特点,突出实践教学的重点,落实人才培养的基点。在第一课堂突出课程实验,培养创业知识和技能。该校有针对性地在全校范围开设了与创业密切相关的7门应用性课程,即创业概论、创造学、小企业管理、创业营销、创业团队管理、创业融资、创业模拟与实践。要求在各专业必修课中,有实验的课程不少于5门,全校目前共有独立实验课程204门,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176门,占实验课总门数的86.3%。各学院深化同时教学方法改革,引进、创新、应用和推广了许多适合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如工商管理学院普遍推广案例教学,法学院开展“双师教学”,经济学院开辟“江财经济网”网络教学等。在第二课堂突出专业实训,提高创业素质和潜能。该校坚持24年举办学生学术节。大学生们在老师和企业的指导下,组建模拟公司,组织各种模拟实训活动。该校还积极组织各类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化竞赛活动,鼓励科学研究,培养创业潜能。在第三课堂突出综合实践,丰富创业经历和体验。该校对内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对外进一步密切校企(县市)合作关系,为学生搭建创业桥梁。为进一步推进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该校自2010年起用3年时间打造创业型人才培养工程项目。各学院创造出的诸多鲜活的特色项目形成了该校“全员育人”的氛围。凝练教学特色,狠抓教学质量,在2002年和2007年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江西财大蝉联优秀。

4、有自身成熟的示范:“三植三自”、多维互动工作站、软件工厂诞生的奇迹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开展的创业模拟竞赛活动是个新东西,可谓创举,他们的做法是:学生组建模拟公司20余家,开办银行、外汇交易所等模拟业务30余项。该院2016届毕业生朱力说:“学校每年举办的学术节为期一个月,完全按市场真实状况模拟运转,这种完全按市场真实状况模拟运转,这种商学互动的学术活动,使我们将在课堂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于实践,无形中增强了动手创业能力。”金融学院创业模拟竞赛活动是学院按照“三植三自”导学模式精心打造的的一项活动。“三植三自”导学模式的基本含义是:团队植于专业之中,自主组织;活动植于课程之中,自主学习;探究植于演练之中,自主创新。同样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经济学院精心打造的人才培养特色项目——“多维互动工作站”。该工作站由学生综合训练工作室、师生互动工作室及校外合作工作室等6个工作室组成。每个工作室都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电子教学设备及大量的经济数量分析软件、经济管理案例、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账套,为学院教师与学生兴趣教学及学术探讨良性互动提供了交流平台。工作站本、硕、博协同,团队内外协同,分工协作,因材施教。学生在老师一对一的指导下,在工作室里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不断紧跟经济学前沿理论,开拓思维、提炼想法、实验论证,并最终产出科研成果。在“多维互动工作站”的孵化下,仅去年一年,学院研究生就在著名权威刊物和权威刊物发表高质量论文10篇;成功申报并立项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5项;本科生完成国家创新型实验教学项目10项;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优胜奖、江西省二等奖;获得中华环保基金会资助项目1项……该校软件学院的“软件工厂”特别受学生欢迎。它以培养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人才为目标,科技创新型企业化运作,以创新项目驱动,走自主立项、自筹经费、自我发展之路。同学们在不断的研发、应用及试错中,体验创新与创业,最终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手机软件工程师实训平台,冲击国家创新基金,带动团队迅速成长。该校艺术学院创新工作室构建了“生、师”合作学习与创新团队,并以项目驱动为教学策略,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联动,积极探索出一条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创业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新路。自成立以来,学生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国际竞赛奖项23个、国内竞赛一等奖37项、二等奖85项、三等奖167项、优秀奖300余项,获奖人数超过850人次,获奖奖金累计已达600余万元。与此同时,国贸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度;信息管理学院的“大作业教学”和“数学建模竞赛”;法学院的讲辩写练及硕本联动教学;统计学院的“一体两翼”做法;工商管理学院推进“一改二增三拓展”……在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各学院各显神通,奇迹在这里不断显现。

5、形成自身良好的教育生态:收获创业型人才培养成效

为激发青年学生的创业理想和成才欲望,江西财经大学相继开办了“创业论坛”、“校友论坛”、“江西高端论坛”、“江西高管论坛”、“蛟桥论坛”、“经济论坛”、“博士论坛”等,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和知名校友来校讲学,阐述经济管理理论和创业理论,介绍创业成就,交流创业经验,迄今已3000多场次,每次讲学都能在大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震撼,刻下创业的烙印。为营造创业氛围,该校引导企业和校友在学校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如用友奖学金、科瑞奖学金、强芳奖学金、秦荣生奖学金、兴业证券奖学金等,同学们通过获取奖学金,拉近了与成功创业者的距离。为建设创业环境,该校引导校友和企业在校园内捐建校友馆、电影院、“崛起”雕塑、“闽发广场”、“音乐广场”、“晨读广场”、“思创港湾”、“语林广场”等,以《论语》和《滕王阁序》中的名言名句命名校内道路和人文景观。这些景点如春风化雨,突出了以创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导向。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习惯,江西财经大学以学年为时间单位,不断丰富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1月开始筹备进行大学生科研专项课题招投标;3月举办创业论坛;4月为社团文化艺术节;5月是创业技能竞赛月;9月为大学生艺术节和爱校教育月;10月为校友论坛和体育竞赛;11月为校学术节;12月为综合素质特别是创业素质考评。全年不断线的创业教育活动浓郁了学校创业文化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习惯。江西财经大学的就业工作得到了教育部、江西省教育厅等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和表彰,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好评。学校先后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等荣誉。还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并获得“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

从江西财经大学以上的好做法好经验我们可看出,该校有着自身非常独特的“学以致用,三实(实验、实训、实践)结合,模拟演练,实战操作,校内校外,两线推进”的培养学生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务实的特色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技艺操作水平,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大大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及创新创业技能,确实值得借鉴、总结、推广。这是江西财经大学最值得称道、最成功、最有价值的地方,这也是江西财经大学对中国高等教育最大贡献之处。由此,我们可想见江西财经大学的前景和未来。

十、从校友会建设看学校的责任与担当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非常有责任担当的大学,从他们对毕业离校后校友的关心、关注与帮扶就可见一斑。一般学校是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就不会再过多管顾校友的思想政治品德方面的事情,而江西财经大学学生毕业后,学校依然注重关心校友的思想品德建设,并且要校友会抓好落实。江财校友会于2009年正式成立,在各地校友的大力支持下,聚焦“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三大目标,不断拓宽思路,积极开展联谊活动,打造了“校友之家”文化品牌,形成了“爱国爱校、创新创业、自信自立、互帮互助”江财校友文化,赢得了校友与社会的肯定,形成了全国一流的校友文化。2023年,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学校校友会大力推进各地校友组织建设,努力把校友网络建设得更加健全,把散落在各地的校友汇集起来,彼此温暖、彼此赋能、彼此成就,使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更有方向、更有力量、更有希望。截止目前,江财校友会共有112个分会,包括48个省市级校友分会、4个海外分会(即澳大利亚校友会、加拿大校友会、香港校友会、澳门校友会)、5个学院分会及55个专业二级分会。学校自2022年10月28日启动校庆倒计时一周年以来,校友联络服务中心联合各学院、各地校友会建立了“江财人”校友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形成了线上线下同步喜迎百年华诞的良好氛围。其中最具强度、最具曝光度、最有含金量的一项活动就是校旗全球接力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校旗传递的动作很简单,但它所要传递的东西却很贵重,它传递的是百年江财生生不息的一种传承,传承的是融入江财人血液的“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传承的是江财校友之间彼此的温暖和相互的激励;传承的是所有江财人对办一所更好大学的持久热盼与期待。江西财经大学党委校党委、行政对校友会建设发展高度重视,书记卢福财经常强调:“校友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会方向,遵纪守法,弘扬正能量,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不妄议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不搞团团伙伙,不拉帮结派,不以权以会谋取私利,坚定服务宗旨,把提高校友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校长邓辉也经常跟校友们说:“你们虽然毕业离开了学校,但你们永远是江财的校友,你们的兴衰荣辱直接关联着学校,无论好坏,人们都会说他是江财毕业的,所以,学校必须永远关心关注你们,我们不要求你们一定要多么高尚和多么伟大,只要求你们永远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具体的说就是十二个字:‘尊重、服务、公正、合作、诚信、自律’,做到这些并不难,关键就是要坚持坚守好,永远记住你们是江财人!”分管校长袁雄说得很直白:“一个人好坏看德行,品德是一个人的总开关,品德好,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品德坏,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你们永远是学校的孩子、校友,学校永远希望你们走好人生路,所以我们要永远做一个有道德有操守的人!这样才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家人,无愧于母校,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该校前任党委书记、现任校友总会会长王乔对校友工作抓得紧抓得实,他多次强调:“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与重要资源,是学校兴旺发达最能依靠、最可信赖的力量,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凝聚起全体江财人的磅礴力量,将学校发展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世界进步进程中,才能持续激发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强大动力,才能把学校逐步做优做强,不断铸就创造新的更大辉煌!我真诚期盼广大校友始终不忘兴校强国的初心,不断坚定兴校强国的决心,持续提振兴校强国的信心,为母校实现从‘百年江财’到‘百年名校’的历史性转变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实保障。我衷心希望全体校友能够始终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理念,时刻铭记‘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的办会宗旨,始终与母校同频共振,共同将校友会建成校友的精神家园;我殷切期望校友会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打造校友与母校的情感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该校原书记,现校友会顾问廖进球有三句精彩话:“校友是江财最靓丽的名片;校友是江财最宝贵的财富;校友是江财发展的不竭动力!”江财校友会有两个最大的特色:一是始终要求校友树立为国为民的思想意识和高尚品德,至少要坚持利人中利己、利己中利人,义利兼顾的理念与原则,做一个公道正派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二是为校友的终身成长发展服务,校友的需要就是学校努力的方向,在政策法律和原则允许范围内尽一切可能为校友成长成熟成就提供最大的助力与方便。该校分管校友会工作的校长袁雄在总结校友工作时说:“我们的校友工作总体来说不错,但面向新时代、面临新形势、面对新任务,我觉得我们的校友工作还要在三个‘度’上下功夫:一是着力提升服务校友发展的温度,进一步在实效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学校服务的体系化有效化,坚持全校服务校友‘一盘棋’;推进校友服务的精准化,发挥校友会的主体作用,调动全体江财人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分类精准对接校友需求;推进校友组织服务的情感化,以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增强校友内心情感归属,打造名副其实的校友之家。二是着力提升服务学校发展的深度,进一步在融合上下功夫。凝聚校友力量服务立德树人,深入挖掘校友资源和优势,广泛动员校友参与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凝聚校友力量促进融合发展,抓住融合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利契机,联合组成团队、共建平台、承担项目、产出成果;凝聚校友力量传承江财文化,挖掘优秀校友事迹,讲好校友故事,以校友榜样的强大感染力与吸引力弘扬江财精神和文化。三是着力提升服务社会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在质量上下功夫。完善江财校友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学校、校友、地方三方合作共赢的新模式;加强江财校友工作的组织协同,强化校内外各方的有效沟通联络和协同联动,充分挖掘并用好30多万校友宝贵资源;创新江财校友工作的实施路径,打造校友经济品牌、积累学校智库品牌、宣传社会形象品牌,持续彰显江财校友的品牌效应。”江财校友是幸运的,他们无论在学校,还是毕业走向社会,学校都会一以贯之给予关心关注和支持帮扶!江财让所有校友真切感受到江财永远是自己的“家”,江财校友会成了广大校友共同的精神家园。据了解,江财每次开校友会、理事会或校友返校,学校领导和老师,都会反复强调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要校友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江财对校友的服务和帮扶也是真诚的、终身的!他们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校友感恩回报母校,反过来又促进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他们已把校友会建成校友共同拥有的“加油站”,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校友互助互利的平台;现在校友会已成为广大校友共同拥有的“温暖之家”和共享友谊、追求卓越的精神家园。学校希望校友会能够更加积极地促进母校与校友之间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助推校友在各自事业领域蓬勃发展,广泛团结校友共商母校发展大计,协调组织校友以各种方式回报母校,使校友与母校在感情和事业上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更加有力。江财校友会成了一个让广大校友更顺畅的交流平台,一个更好地为所有校友提供帮扶的服务平台,一个校友与母校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长期以来,江财人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让所有校友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找到“家”。

江西财经大学各项工作是扎实的、科学的,也是有效的,更是令人佩服景仰的,学生、家长及社会是满意的,方方面面的评价也是很高很好的。他们之所以能促成如此大好局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江西财经大学的领导、干部和职工都有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及执着的事业心,他们个个立足本岗,胸怀全局,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全校上下非常有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合力。因此,他们总能一往无前无往不利。这也是很多莘莘学子报考向往江西财经大学的关键原因。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一世纪,风雨兼程;奋发图强砥砺前行一百年,前程似锦。江西财经大学的工作是扎实有效的,成绩也是辉煌了不不起的,正如江西省原分管教育副省长、现省政协主席孙菊生所说:江西财经大学工作远期有规划,近期有打算,行动有方案,既立足现在,又着眼未来,既积极,又稳妥,还统筹兼顾,工作扎实,有条不紊,特色明显,成就辉煌,值得表扬,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江财的工作是满意的,评价也是很高的!”面对如此大好形势,校党委书记和校长邓辉俩人却非常谦虚地表达如下意思: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做好、没做到位,要说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也是省委省政府、财政部、教育部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做得还很不够,今后要继续加倍努力,以不辜负组织、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厚爱!多好的同志,多好的干部!虚怀若谷,有容乃大,我们想,这也正是江西财经大学能做优做强迈向辉煌的重要原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的百年征程,江西财经大学上下豪情满怀,信心百倍,扬帆起航再出发,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发起新的冲击。我们有理由坚信:江西财经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熊绍君简介:熊绍君,男,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人,1966年生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先后进修研读于6所知名高等学府,高级政工师、高级策划师,还是小有名气的心相师,他能综合根据出生时日时辰、血型、螺纹、属相、手相、面相、怪八字、生物节奏线等进行命理推算,他曾风趣说:姜不磨不辣,人不算不发。他勤奋好学,知识渊博,能力强,水平高,思想品德好,待人真诚热情,他先后担任江西省省直单位办公室主任兼团委书记、江西省政府新闻网(江西网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国网江西频道总编、中国日报网江西频道总编、中央直属中国报道总监兼主编、国际传媒艺术家与企业家刊网联盟名誉总编辑兼副社长、首席评论员,为我囯当代知名媒体人、正面思考者、深度评论员、预判观察家、社会活动家、纵论思想家、宇观理论家、绍君体诗创立者、全国“今日帮扶”活动的创意者主导者。著述近三千万字,先后发表各类文章三千多篇,其中理论文章三百多篇,获奖六十多篇,作品散见于国际国内、境内境外四百多家新闻媒体及出版单位。其一套四卷本《永远向前——关于做人做事做官为学的思考与指导》之人生宝典励志精华丛书正在编校审核,《绍君人生感悟诗集》上中下册、《熊绍君调研采访录》上中下册、《绍君思考》杂文集上下册和四卷本《绍君公开发表文集》、《世界格局之我见》、《中国迈向何处》等十八本系列专著,及长篇小说《父与子》、《苦难与幸运》、《同学情爱》也在斧正校对梳理中,有的即将付梓出版。他尽管五十多岁了,但现在依然坚持每天写12000字和一首诗,实属难能可贵,如此执着确实不多见,一般人也难以做到,他是我国当今非常难得的才思敏捷、博学高产、有责任有担当而又有良知良心的知名学者,他正义感很强,家国情怀很重,爱国爱家爱大家,他的粉丝也很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唐人街打造“文化名片” 留住中国移民历史记忆
下一篇:亚运会圆满落幕!外国人士热议杭州 还把“中国制造”带回家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华媒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