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注册登录
18610681038eztvhdzx@163.com
首页 > 专题新闻 > 正文

冯琪雅:加快消化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金融风险

2018-03-19 21:43: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党中央已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问题,通过大量深入调研,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大部分问题已得到了遏制,金融市场正朝着稳定、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但是仍有以下情况需高度警惕。
  根据银监会发布2017年四季度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4%,但是隐形不良率可能更高,若不及时消化这些不良资产,将形成中国经济的“灰犀牛”事件。比如,2015年爆出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银行骗贷案,420亿中美天元集团骗贷案;2016年6月审计署揭露了新疆天盛实业有限公司骗取6家银行信贷资金17亿元;2018年曝光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高达775亿元;近日银监会又公布查处了邮储银行甘肃武威文昌路支行违规票据案件,涉案票据票面金额79亿元,非法套取挪用理财资金30亿元,这一连串的惊天大案为遏制银行不良资产增加敲响了警钟。很多银行不良资产长期存在、循环滚动,还有许多隐性不良资产会带来潜在风险。
  “僵尸企业”应当及时破产
  消化银行不良资产,应该让“僵尸企业”正常破产,以防“僵尸企业”继续消耗社会资源。尽管《破产法》实施已十余年,但由于“僵尸企业”破产处置费用存在很大的缺口,导致在实操过程中困难重重,企业继续僵而不死,使社会资源和资金无法有效配置到效率高、产出多、效益好的领域,并不断积聚风险,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处理好破产企业员工安置问题,银行方面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将部分债务剥离,企业资产处置资金可以在企业和银行间合理分配,通过政府、企业、银行三方联动合理分担破产损失、提高破产流程效率,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逐步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使社会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金融风险得到更有效的防控。
  加强信息化建设
  目前,信息化建设在技术上没有问题,还需通过政府的顶层设计打破部门壁垒,使工商、税务、银行、个人征信的数据能够联网以便对称信息,尤其是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信息需要能够全网贯通,从而建立起完善、透明、便捷的征信系统。当然,在公布信息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贷款审批需更加谨慎
  从业人员需以更加审慎和严谨的态度作出审批决定,深入了解贷款企业的行业背景和实际运营情况,认真核实企业是否真实有效运营,循序渐进缩减银行不良资产规模,确保金融资源导向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产业,导向有实力、潜力的企业。
  同时,要鼓励银行开拓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创新业务,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冯琪雅

上一篇:冯琪雅:应加强民营经济法治建设
下一篇: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闭幕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华媒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