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勇当‘探路者’续写创新史”主题论坛(访谈)暨全国媒体看温州外宣活动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启动。
来自中国社科院、省社科联、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和来自国内外百家媒体、新媒体、海外华文媒体的社长、总编、记者等传媒“大咖”纷纷云集东海之滨、论道瓯江之畔。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在高峰论坛作主旨发言。他说:“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温州是一座非常了不起的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温州模式’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地方实践破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路的重要作用。”
纵观温州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李培林认为,温州创造了“三个奇迹”,对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是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5%,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规模是1978年的34倍。这样一个增长速度,已经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然而,我们再看看温州的情况,交出的是一份更加亮丽的成绩单。1978年,温州全市GDP只有区区13.2亿元,而当年全国城市前3名中,上海的GDP是272.81亿元,北京是108.8亿元,天津是67.32亿元。到2017年,温州已经实现生产总值(GDP)5453.2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12倍;人均GDP从238元提高到59306元,增长248倍;财政收入从1.35亿元提高到778.3亿元,增长575倍。
我们知道,温州在区位、交通、资本、人才等方面,其实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但温州创造这样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的确可以称得上经济奇迹。中国社科院今年6月份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40年:城市星火已燎原》,温州被列为40年来全国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之一。
二是创造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奇迹。
40年来,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史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的一部缩影。温州民营经济以“探路者”的姿态,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征程,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民营经济发展路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召开时,在我们国家国民经济构成中,民营经济占比几乎都是零,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时也还不到13.6%。而温州的农村联户、家庭工业和村办工业,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萌发,到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报道《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文中指出,至1985年4月,温州家庭工业(包括联户工业)已达13.3万个,从业人员33万多人,1984年年产值达7.5亿元,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到2017年底,温州全市在册市场主体90.2万户,其中企业22.3万户,民营企业占99%多,民营经济对全市GDP贡献率超过80%。2017年,全国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总数已达到6579万家,民营工商企业2720多万家,其对我国税收贡献率超过50%,对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对外投资的贡献率均超过60%。可以说,今天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依然走在全国前列。所以温州提出要打造全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这“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我认为很有意义。
我比较关注的一个现象是,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除了经济发展取得过瞩目成就,在社会事业建设上也有许多中国第一,比如中国第一个集资建造的机场龙湾国际机场,中国第一条最长的公路桥温州大桥,中国第一条股份合资铁路金温铁路,温州还是全国第一个获准电话号码升8位的地级城市、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诞生地、全国最早实行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城市。我们不禁要思考,一座改革开放前人均耕地少、国家投入少、可利用资源少、交通条件差的城市,是如何创造这样一个个社会建设奇迹的?我觉得其中的关键词,就是“改革”和“创新”,就是温州人骨子里不服输的那一股子劲,才能实现一个个“无中生有”“突破发展”。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温州精神就是不甘心落后,敢为天下先,冲破旧框框,闯出新路子,并且不断创新。”
李培林说,一个个奇迹的背后,是温州这座城市骨子里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靠的是始终坚持有限有为有效的政府治理,不断深化改革来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从而使温州成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先行者”“探路者”。温州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勇当探路者,续写创业史,对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对温州未来的发展,我也非常看好。
他分析了温州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优势,对温州有三点祝愿:
希望温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温州是浙江省第三个进入GDP“5000亿俱乐部”的城市,从全国来看,5000亿GDP城市目前已经增至39个,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国家正处在结构变革和动能转换的特殊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新技术、新生态、新经济为代表的质量效益型增长,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大趋势。希望温州把握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进一步强化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条件把劣势转化为新的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希望温州秉持温州人精神的“那么一股子劲”,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再创改革开放新优势。我了解到, 这几年,温州持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先后承担了5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改革试点。希望温州以深入推进各领域改革为契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红利,放大创新效益,全力推动转型升级,真正以改革惠及更多人民,以改革加强社会治理,以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希望温州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擦亮“温州模式”这张金名片。温州的发展告诉我们,“温州模式”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的温州,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推动“温州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升级、焕发新的活力,为地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样板。